首页 最新动态 聂彦锋山水画鉴赏 | 丹青造化为心境,居士远游为哪般

聂彦锋山水画鉴赏 | 丹青造化为心境,居士远游为哪般

来源:艺盘新视界 时间:2019-06-29

宋·郭熙在《林泉高致》论山水画在人们心理的作用中讲道: 

“见香烟白道而思行,见平川落照而思望;

见有人山客而思居,见岩扃泉石而思游。”

1.jpg

《浮云游子意》

50x50cm

纸本设色

2018


2.jpg

《短策轻衫携绣游》

66x33cm

纸本设色

2018

中国山水画意境的营造,是以心理需求为导向对景象进行高度的夸张,让观者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延伸。观聂彦锋先生笔下的山水画作,其以丹青绘事,借物象之情境,将自我之心的游寄之情流于意象之外。其笔下的《浮云游子意》《短策轻衫携绣游》的两幅山水佳作。皆以“游”作为其创作的初衷,无论是“游子远游”还是“踏歌春游”。这种“游”寄予观者的情景是一种思游与畅游,以景之所现,来表达作者对于生命本身的一种哲思。以心灵映射万物,以山水抒怀言志,故而在聂彦锋先生的笔下“因心造境,以手运心,在笔墨有无间,笔墨具见此山苍树秀,水活石润,于天地之外,别构一种灵奇。或率意挥洒,皆有一番曲尽蹈虚辑影之妙。”这正是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所在。

思游之境,不仅是游玩之乐,更是聂彦锋先生对生命,对人生之途的追问。在于其笔墨以外,看不见却可以感知的某种气息,正是其所要言语的精神世界。

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里,“落花无言,人淡如菊”的平淡与悠闲,是他们一直在寻求的精神家园。观聂彦锋先生的山水画作《最爱湖东》《清苑消夏》,其营造的物象、意境,都以高士隐居之所,或自赏美景,或独自思索,亦或出门悠游、拜访先贤。在以青绿设色的画面里,我们所见的是山间茅屋,溪边小桥,葱郁古树,隐士高贤。在其所绘的画面里,我们似乎所见的那个隐士,皆是自己的化身,独自赏景,怡然自得。

3.jpg

《最爱湖东》

50x50cm

纸本设色

2018

4.jpg

《清苑消夏》

50x50cm

纸本设色

2018

在传统的绘画观念里,诗是有声画,画是无声诗。我想聂先生再现的正如《二十四诗品·典雅》的诗境般。坐中佳士,左右修竹,是人生的佳境;落花无言,然淡如菊,是精神的品格。书之岁华,其曰可读,则是一种悠闲的生活情调。

聂彦锋先生四幅山水佳作,无一不是立于传统的文人视角之下,将古人之心与自我之意,将自己的精神与古人相接,借丹青之笔,写一番胸中之意。

自古见贤者,思之齐也。山水之为物,是隐士,文人借以卧游之思,是在忙碌的闲暇之余,借此以观之,念心中有山有水有佳境,亦以此心而澄怀观道。以寄此生之所游,所思,所寄。在此间的意境中,是物,是人,亦是心。

附录:

聂彦锋先生山水的四幅佳作将于七月初在艺盘官网进行线上拍买。希望各位书画爱好者、藏家多多关注和交流。

返回列表